一、 个人简述
李乐,历史学博士、传播学博士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传播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和研究经历如下:
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传播学。
二、 主要论文
《媒介变革视野中的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结构转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9期。(独著)
《解放区乡村社会的媒介传播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独著)
《唱新闻:浙江传统乡村的声音景观和感官文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独著)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演剧传统的重塑》,《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3期。(独著)
《农村基层组织与电影放映模式的变迁》,《当代电影》2020年第12期。(独著)
《建国初期浙东社会变革中的农村剧团》,《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独著)
《传统乡村演剧的生成机制与新政权应对(1949-1953)》,《中国农史》2021年第4期。
《农村文化礼堂的集体记忆建构》,《装饰》2021年第11期。(独著)
《电影放映与社会变迁的互构》,《新闻界》2013年第3期。(独著)
《黑板报成了党组织的“机关报”——1949-1962年浙东乡村的新闻实践》,《新闻界》2013年第6期。(独著)
《抗战后国统区地方新闻团体的运作及困境》,《新闻界》2014年第1期。(独著)
《听觉的社会主义化——1949—1962年浙东乡村的广播动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8期。(独著)
《“唱新闻”:传统时代两种浙江曲艺的内容偏向》,《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独著)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媒介传播网络》,《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独著)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独著)
《俗曲“新闻”及其书面形式——以傅图所藏俗文学资料为中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3期。(独著)
三、主要著作
《教育农民:浙东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政治传播(1949-1962)》,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独著)
四、 主持的科研项目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乡村传播与乡村社会治理研究”。(已结题)
2018年第1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已结题)
2017年第6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已结题)
2015年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农民’:浙东乡村社会变迁中的传播网络研究”。(已结题)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村人民公社的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研究”。(已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