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研究生教育>导师风采>中国现当代文学>正文

毛海莹

发表日期:2017-06-06   作者:   阅读次数:

 

一、个人简介

办公电话:0574-87609468

电子邮件:maohaiying@nbu.edu.cn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 人文与传媒学院

研究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民俗学

二、个人简述

毛海莹,女,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文艺民俗学专业,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文艺民俗评论、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以及相关海洋文化、非遗保护等的教学与研究。现为宁波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点负责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课题10余项。迄今已出版《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苏青评传》《东海问俗:话说浙江海洋民俗文化》《寻访苏青》《书香飘异邦——旅美作家应文婵悲欢人生》5部专著。曾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民俗研究》、《文化遗产》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论著曾获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宁波市文艺金奖、浙江省“映山红”奖、浙江文艺评论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曾分别于2006年、2016年赴美国新泽西州Seton Hall University 亚洲学系、法国鲁昂大学人文学院做为期一学期的高级访问学者,指导海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同时进行相关文化研究。曾参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汉语研讨会、美国大纽约地区汉语研讨会并发言。专心执教,曾获宁波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主持的“中国文化”全英文课程被列为宁波大学探究式示范课程。现为教育部硕博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库成员。2015年获宁波大学“阳光教授”荣誉称号,2018年获“宁波市文艺家工作室”荣誉称号。


三、主要著作和论文

专著类:

   1.专著《寻访苏青》,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121版,2006.042次印刷,独著,1/1

   2.专著《书香飘异邦—旅美作家应文婵悲欢人生》,作家出版社2008.111版,独著,1/1

   3.专著《苏青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1版,独著,1/1

   4.专著《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11版,2016.092次印刷,独著,1/1

   5.编著《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江北卷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81版,主编,1/3

   6.专著《东海问俗—话说浙江海洋民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61版,独著,1/1


论文类:

1.《苏青创作简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1。CSSCI来源期刊

2.《试论苏青作品的独特性》,《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4期,1/1。

3.《提高零起点短期班留学生HSK听力成绩对策》,《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1/1。

4.《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金钥匙-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婚俗文化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2。

5.《在听力教学中加强汉语口语训练》,《南京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科学专辑2002年特刊)暨《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02年特刊,2002年6月,1/1。

6.《Diversity of China’s Wedding Traditions and Customs》,《中外文化交流》2002年第6期,1/1。

7.《中西合璧的“宁馨儿”——从闻一多格律诗的后续影响谈起》,《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1/1。

8.《中国生肖语言的文化隐喻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第5期,1/1。

9.《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1。

10.《浅析汉民族生肖语言的文化附加义》,《修辞学习》2004年第4期, 1/1。CSSCI来源期刊

11.《浙江地方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互融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1/1。同时入选《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第2辑),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

12.《试论苏青笔下的母性情结》,《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1/1。

13.《穿越时空的“私人化写作”——从苏青热到林白现象的文学反思》,《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1/1。

14.《苏青作品语言的民俗学解读》,《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1/1。CSSCI来源期刊

15.《论苏青边缘写作的文学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1/1。CSSCI来源期刊

16.《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学刊》2008年第10期,1/1。

17.《一幅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1/2。

18. 《月是故乡明——旅美宁波籍女作家应文婵的创作》,《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1/1。

19.《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情结探析》,《小说评论》2010年第4期(学术综合),1/1。CSSCI来源期刊

20.《1950年代台湾文学新探——从应文婵文学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1/1。CSSCI来源期刊

21.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文化遗产》2011年第2期,1/1。CSSCI来源期刊

22.《互动语境下的民俗启蒙与文学创作》,《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2。CSSCI来源期刊

23.《旅美作家应文婵文坛交往录》,《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1期,1/1。CSSCI来源期刊

24.《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以现代文学江南女性形象为批评范例》,《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1/1。CSSCI来源期刊

25.《构建生命之美:女性民俗与当代江南女性》,《民俗研究》2013年第2期,1/1。CSSCI来源期刊

26.《女性民俗:一种文学形象研究的新视角——以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创作为例》,《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1/1。CSSCI来源期刊。同时被收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27.《从民俗学角度重读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1期,1/1。 CSSCI来源期刊

28.《高校文化类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3 期,1/2。

29.《民俗视阈下的女性阅读——以郁达夫<迟桂花>为例》,《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6期,1/1。

30.《浙江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1/1,《蓝色梦想:海洋文化与产业:中国海洋文化产业战略高峰论坛·2013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1.《女性民俗: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实践》,《文艺争鸣》2016年第2期,1/1。CSSCI来源期刊

32.《“女性民俗”——这些年陪伴我最多的词语》,《博览群书》2016年第12期,1/1。

33.《民俗观照下的现代文学女性书写——基于江南作家群的文学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3期,1/1。同时被收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10期。CSSCI来源期刊

34.《女性民俗的文学嬗变——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俗之互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

四、科研项目

国家级:

   1.《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C14FZW0232014.12-2015.121/1,已结题。


省部级:

1.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 ——以现代文学江南作家为例,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年度课题11JCZW02YB2011.7-2013.71/4,已结题。

2. 文化转型期女性民俗与女性文化形象构建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ZH0462016.7-2019.71/6,在研。

3. 浙江海洋民俗文化纳入本科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106,省级项目,2013.11-2015.111/4,已结题。(教研)

4.中国文化(中英文版),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态教材,省级项目,2019.3-2021.31/8,在研。(教研)


厅市级及以下:

1.宁波籍女作家苏青与宁波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2005B03,2005.7-2006.6,1/4,已结题。

2.宁波籍女作家苏青与地方民俗研究,宁波大学科研基金200521,2005.7-2006.9,1/2,已结题。

3.中国民俗文化对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及应用研究,浙江省社联项目04N66, 2004.6-2005.5,1/5,已结题。

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文化输入策略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40914, 2004.7-2006.7,1/6,已结题。

5.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宁波大学教研基金,2004.3-2005.5,1/3,已结题。(教研)

6.婚俗文化在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存在价值及其应用探究,宁波大学科研基金, 2002.6-2003.11,1/3,已结题。

7.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整体实施方案研究,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2007.5—2008.5,1/5,已结题。(教研)

8.浙江地方文化经典读本,浙江省社科联,2008.5-2009.7,1/4,已结题。

9.书香飘异邦—旅美作家应文婵悲欢人生,宁波大学后期资助项目,2008.10-2010.10,1/3,已结题。

10.苏青评传,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项目WHLSMR0809-5,2009.1-2009.12,1/1,已结题。

11.宁波籍中外学者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0804199,2009.1-2010.12,1/3,已结题。

12. 浙江海洋民俗文化,宁波大学教材建设项目JCJSx201148,2011.9-2013.8,1/4,已结题。(教研)

13. 海洋民俗文化纳入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研究,宁波大学教研重点项目JYXMxzd201109,2011.9-2013.8,1/4,已结题。(教研)

14. 浙江海洋民俗文化概观,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11ND60,2011.8-2012.12,1/3,已结题。

15. 浙江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立项Y201327566,2013.10-2015.10,1/5,已结题。

16.“中国文化”全英文课程,宁波大学首批优秀网络课程,2013.05,1/1。(教研)

17.“中国文化”全英文课程,宁波大学探究式示范课程,2015.09,1/1。(教研)

18.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宁波大学胡岚优秀博士基金项目,2014.3-2015.3,1/1,已结题。

19.文化转型期女性民俗与女性文化形象构建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2016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16- ZX04,2016.4-2016.12,1/5,已结题。

20.中国文化(中英文版),宁波大学人文学院教材建设项目,2017.1-2019.1,1/8,在研。

(教研)

21.本土语境下江南女性民俗与母教文化传承研究,2017-2018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2018GH026,2018.7-2020.12 ,1/6,在研。

22.参与课题:《东海问俗——话说浙江海洋民俗文化》,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海洋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子课题,2015.8-2018.8,1/1,已结题。


五、其他成果

   2017.12 专著《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获宁波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7.05 专著《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获宁波市文艺奖金奖

   2018.01 专著《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获第六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2012.08 专著《苏青评传》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七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7.12  专著《寻访苏青》获宁波市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4.06  论文《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获首届“浙江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2015.10  论文《女性气质的民俗—原型批评论——以现代文学江南女性形象为批评范例》获宁波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六、学术兼职

            国家级: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会员、中国茅盾研究会会员

省级: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市级: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八届委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宁波市作协会员


 

 

下一条:胡苏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