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本科教育>新闻学>专业概况
新闻学专业

undefined

专业简介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知识结构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融合人才。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了解国际传媒惯例、准则和现状,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与管理、网络运营、数字营销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融”之能力

    本专业以“泛新闻,融媒体”为特色,下设新闻学、网络新闻和数字多媒体影视三个模块。三个模块中把新闻的采写编评摄、网络和视频等作为共同的专业教育基础,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结构基础。要求掌握新闻、宣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着重培养新闻实践业务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拥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的能力;4.掌握平面信息传播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的知识与技能;5.掌握网络信息传播、多媒体影视等信息传播的技能;6.熟悉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国外新闻媒介发展动态。7.具有深广的文化修养、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数字传播技术,拥有良好的外语水平,有充分的创造能力;8.具有健康的身心,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良好标准。

 

三、核心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摄像、新闻评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原著选读、新闻心理学、新闻节目主持艺术、媒介调查与统计、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网络新闻学、网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伦理与法规、电子商务原理、动态网页设计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视频新闻采访与拍摄、视频新闻编辑与制作、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与研究等。

   

四、师资力量及特色

    新闻传播系现有教授副教授9名,博士(博士后)6名。正着力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现有多名教师具有媒体工作的实际经历。并邀请有关资深媒体人士来校作讲座。教师研究成果丰富。近几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规划课题、市厅级课题等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10部,教材5部。本系老师服务社会意识强,与社会文化、经济界联系紧密,社会上有较大的知名度。

    具备鲜明的“高校+业界”的双导师互聘人才培养模式、融媒体和服务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特色。构建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人才为核心的、与地方党委宣传部、教育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共建的结构优化的本科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通过媒体骨干融入课堂、专业教师走向一线,共同打造教学、科研、实践的生力军,着力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应用型、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共同打造本土传媒的教学实习基地和培养从业人员基地。依托现代传播研究院高端智库,积极为中央和宁波新闻宣传工作献计献策,主动服务地方传播战略。

五、教学资源

    新闻传播学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中心实验室下设有数字传媒实验室、数字摄影实验室、影视传媒实验室和广告设计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350平方,总投入达500万;2008年“数码艺术实验中心”获得财政部建设资金150万元,用于实验室的更新与扩建;融媒体实验平台建设等专项资金逾100万。

    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近万册藏书。年订购中外文期刊和报纸计几十余种,其中原版外刊多种,同时图书馆还拥有电子文献资料几千套。

    拥有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服务。


图片1.png


六、优势与特色

    (一)办学理念

传播系的办学理念为“背靠文化,面向市场,推广民族品牌,引领生活时尚。”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实践教学等。在重视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资源

1.政府共建。2014年开始,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日报集团、宁波广电集团与宁波大学共建传媒学院,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新闻学专业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方面得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鼎力支持。

3.本专业与宁波本土主流媒体联系密切,如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宁波电视台、现代金报等,且聘请宁波日报、现代金报总编为客座教授。还与全国的一些媒体进行合作,如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宁晚报等。

   (三)实践教学

1.产学研一体的社会项目服务:由本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服务。学生有大量机会参与教师的项目,从而在实战项目的操作中获得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2.师生工作室运营:传播系下设由专业教师组建的四大工作室(品牌创新工作室、数字营销传播工作室、DOBE影视工作室、纪实工作室)。以项目为纽带,以工作室为平台,教师带领学生为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项目服务及自有媒体运营;同时,积极指导有特长的学生组建团队成立工作室,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七、就业前景良好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发达,新闻传播业是极具发展空间的社会支撑性产业。本专业以“泛新闻,融媒体”为特色,培养的学生具备极强的社会竞争力,就业面很宽,诸如报刊业、广播电视系统、网络新媒介、政务信息系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攻读硕士学位、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