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本科教育>新闻学>师资速递
师资速递

宁海林 教授  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

宁海林_看图王.jpg 

男,1969年6月生,吉林梨树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2010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学一年, 2012年从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方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曾在铁道部第十八局五处、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工作。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宁波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文艺与新传媒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曾获得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三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美学学会理事、浙江省传播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美国《视觉传播季刊》(Visu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播原理及应用、现代西方美学。出版专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译著《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2006)、《传播博弈论》(2/2),在《新闻与传播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文杂志》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人民网全文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11BXW035)”、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美学史》(14WZX005)”。获全国文艺理论优秀作品二等奖 (2004)、浙江省传播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主讲《传播学理论》、《艺术哲学》、《中外美术史》、《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等课程,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


史文静 副教授 
aaa.jpg

史文静,女,1978年出生,新闻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系系主任。宁波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办公室成员。

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后。2004年起担任新闻学核心课程主讲教师。新闻实务课程群、节目主持人课程团队负责人。2010年起任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讲媒介文化研究生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大陆青年学者代表团赴台湾交流访问,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广播电视集团编委办副主任。宁波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宁波两大媒体集团和文广新局报刊审读专家、节目考评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舆论学、话语分析、媒介文化。在《国际新闻界》、《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三十项。


  贺雪飞  教授      

贺雪飞.JPG   

女,19621月出生,浙江嵊泗人。1982年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担任过宁波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现为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文艺与新传媒专业硕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0年入选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理论类)优秀人才。2013年赴美国俄亥俄大学访学半年。曾任民盟宁波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宁波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等职。

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中广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传播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委员等。

主要从事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省部级课题和市厅级课题,以及为企业、政府部门提供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咨询的横向课题。近年来,先后在《当代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浙江社会科学》、《当代传播》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主编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广告案例教程》,担任国家级规划教材《广告策划》副主编;合著《全球化背景下宁波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文化广告学》、《广告与广告创意》、《文化视角下的广告传播》等。科研成果两次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教学成果曾获得宁波大学教学创新奖一等奖等。还曾获得宁波大学“王宽诚育才奖”和宁波大学“最美导师”等称号。


 庞菊爱 副教授

庞菊爱20160121-1.jpg

女,1978年出生于浙江天台,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宁波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宁波市名城研究会会员、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春季赛专家评审团评委,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品牌形象、整合营销、跨文化传播、公关实务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几年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市厅级课题多项,主持宁波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品牌形象顶层设计、整合营销传播等项目二十多项。出版专著《跨文化广告与市民文化的变迁》、合著《全球化背景下宁波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规划研究》,发表品牌形象方面论文多篇。科研成果获得浙江省社科联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李乐 副教授

wqwww.jpg

李乐,男,1980年1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先后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曾获宁波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主要从事媒介与传播研究。专著《教育农民:浙东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政治传播(1949-1962)》被列入复旦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学术原创系列”丛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完成部省级课题两项,一篇论文获宁波市第四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讲的课程有媒介批评、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新媒体受众研究等。


        汤志耘  副教授 

汤志耘_看图王.jpg

       女,1977年8月出生于河南洛阳。1996年-2000年就读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广告学本科专业,2000年开始就读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传播学专业,200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7月,到宁波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任教。2011年被评为副教授,在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任教至今。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众传播和广告理论,承担省哲社重点课题一项,出版专著一本,发表论文数篇。近年来专注于课堂教学,致力于教学改革。主要担任《媒介素养》、《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课程的讲授,连续十年以上学评价等级为优秀,深受学生好评。承担了探究式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等多项课程建设任务,获得了宁波大学课堂教学一等奖、宁波大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暨首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高校微课大赛浙江赛区二等奖、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宁波大学最受欢迎的青年教师、宁波大学教坛新秀、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多项教学奖项。所主讲的慕课《好玩的广告学》在优课联盟、宁波慕课联盟、浙江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宁波大学数字课堂等多个平台上线,受到学生的喜爱。 

 

 张葵阳 副教授

张葵阳.jpg

男,19692月生,河南郑州人,宁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200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学专业,获新闻学硕士学位,2011-2012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曾担任报社总编室主任、电视台新闻节目编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影视处副处长,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宁波市广播电视政府奖学术论文奖评审专家,宁波市报刊审读中心专家,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专家委员会成员,宁波市人事考试中心测试与命题专家,多家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顾问。  

讲授《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等课程,主要研究内容为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务、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多篇论文发表在《新闻界》、《传媒评论》等学术刊物,并参与《宁波市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的编辑工作。


傅海 副教授 

232.png

傅海,男,1976年6月出生,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英语言文学学士、新闻学硕士、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留学生(2007年-2009年)。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新闻业务、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和电影剧本创作。迄今发表23篇学术论文,论文《中国农民对大众媒介的接触、评价和期待》他引11次,论文《微博民主参与功能探析》他引12次。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委托课题子课题1项。主讲《新闻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电影剧本创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

 

 李彩霞 讲师

李彩霞_看图王.jpg

   女,山东禹城人。201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艺术与传播方向。台湾世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主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科研究项目、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项目、宁波市文化工程、宁波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区域文化”、宁波大学人才工程、学科科研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等项目。在《当代电影》、《中国电视》、《文艺评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等本专业一级核心、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篇;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视听语言、剧作基础、编剧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概论、电影艺术读解、中外经典影视编剧与创意等。创作所获奖项:《论〈黑眼睛〉的声效》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总政文化工作总站举办的“奥运·体育电影”全国影评征文比赛中荣获钟惦棐评论奖等


黄雨水 讲师朱恒慧_看图王.JPG

1498436326119512.jpg

黄雨水,女, 1974421日出生。汉族,籍贯,浙江舟山。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学、品牌传播。

1996年至2010年工作于浙江省舟山广电总台,新闻主播,新闻记者、编辑。多篇新闻作品获全国、浙江省新闻作品奖。2011年至今工作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的论文作品有:《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广告创新研究;生态位与感知符号:新媒介生态下电视广告的传播优势;《奢侈品品牌叙事结构与功能要素符号》;《论机器人总动员的情感要素》等。

承接的课题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动画符号传播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学校引进课题《上市企业品牌传播研究》;上市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中国赴美上市企业品牌传播研究》等。


朱恒慧   讲师

朱恒慧_看图王.JPG

,1981年12月出生,浙江杭州富阳人,英国斯特灵大学媒体管理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品牌传播、数字营销。在研项目有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弹幕传播特征及受众使用偏好研究——以大学生为样本》,教材建设项目《微营销的创意传播》和教改项目《网络店铺(C2C)品牌传播效果研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获奖。


 

 

 




    






宁波大学现代传播研究院


名誉院长 谢国明

谢国明.jpg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7年生于浙江绍兴,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硕士学位,高级编辑。
曾在暨南大学新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从事新闻学教学研究工作。1991年调入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从事夜班编辑工作,2000年担任总编室副主任,2005年担任总编室主任。2010年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9年获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论文《创新机制体制 提高引导能力》获得中国新闻奖2006年度一等奖。在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特聘教授

潘  岗

1497547357513412.jpg

男,汉族,1957年4月生,陕西临潼人,1976年2月入党,1980年2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曾任人民日报社发行处干部,人民日报社工商部编辑,经济部财贸组副组长、组长等职务。
1998年5月至2014年2月先后任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经济社会部副主任。2014年2月起,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2014年11月起,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

 
郑  波

1497547378125657.jpg

男,1965年4月出生。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担任报社记者部主任、总编室主任。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参与指挥和采访许多重大事件报道,新闻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2006年,他主持的《记者亲历》专栏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 

 
杨  华

1497547401280524.jpg

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专业,同年分配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至今,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万仕同

1497547426179098.jpg

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长期在《新闻战线》工作,现任《新闻战线》总编辑。多年来,一直主持刊物的评论、理论、述评类重要栏目。1993年下半年起,就担任《新闻战线》值班主编,值班的杂志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人民日报社社长等领导的批示表扬。多年来,他撰写了多篇有分量的本刊评论员文章、署名评论及重要述评和报道,编辑了大量角度新、立意高、开掘深的高水平文章。自1997年中国新闻奖添列新闻论文类评选项目以来,撰写和编辑的24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他编辑的《党报理论宣传工作的哲学思考》在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


魏正新

魏正新.jpg

曾先后任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宣传处处长、副局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现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


李  丹

李丹.jpg

男,1956年3月出生,籍贯浙江嘉兴,高级记者职称。先后担任《浙江日报》记者、编辑,《钱江晚报》总编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曾获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誉,并获国家政府津贴。2015年8月,当选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张  燕 

1497547605948205.jpg

女,1968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90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董事长、总编辑。历任浙江日报驻金华记者站记者;浙江日报人事处干部;浙江日报工交财贸部、经济专刊部、工交经济部记者、编辑;浙江日报工交财贸部副主任;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挂职);浙江日报采访中心文教科卫新闻部副主任,经济新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采访中心副主任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正处级);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委员,采访中心主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浙江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1月任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5年7月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浙江在线总编辑。


华宣飞

华宣飞.jpg

男,汉族,1971年2月生,浙江宁海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学学历,1994年8月参加工作,进浙江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办公室副处级机要秘书、新闻出版处处长等职。2012年6月任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任浙江广电集团副总编辑。


王水明

1497547690906464.jpg

男,主任记者,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在浙江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有22年。历任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主任、浙江卫视总编辑等职,现任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广播)总监。
荣获浙江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五个一”人才。他采写了一系列的精品力作,曾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9次获得中国电视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4篇,二等奖3篇)。他主创的《冲破贸易壁垒 浙江别无选择》获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7年,他策划和主创的《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带领新闻中心团队荣获2007年度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


童 兵

1497547738119697.jpg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国家985创新基地主任,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理论。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24部(含合作);发表论文46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等项目10余项。
2003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至2009年。同年6月起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


张涛甫

1497547774709809.jpg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大众媒介与政治、政治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主要成果有:
    1.专著2部:《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纪实与虚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主编 《公共服务与中国发展》
    3.论文集1本
    4.参与主编“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创新丛书”一套(副主编)
    5.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在《复旦学报》、《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CSSCI学术期刊30余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
    6.主持国家985工程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9项,其中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4项、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1项、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1项,上海市文化研究中心项目1项;另外,主持复旦大学文科“金穗”项目1项。


陈力丹

1497547947620217.jp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新闻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舆论学。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包括独著、第一署名著作和独编著41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900多篇等。代表作《精神交往论》(1993年)、《舆论学》(1999年)、《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2007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2006年)、《新闻理论十讲》(2008年)、《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2012年)等。根据CNKI(中国期刊网)1989-2011年的数据统计,23年来陈力丹在大陆新闻传播学界发文数、被引证次数均居第一位(分别为1000、3321)。
北京市精品教材奖各一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传播学纲要》)、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教育部高校精品教材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吴玉章人文社科一等奖(《精神交往论》)、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精神交往论》)。《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列入国家十二五教材。


喻国明

1497547984817604.jpg

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级社会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其研究方向包括:新媒体研究、舆论学、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网络舆情监测、大数据挖掘和认知神经科学引入到传播学中,独著、合著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共26本,论文600余篇,自1979年记录以来在新闻传播学科的引文数第一(据中国知网学术数据)。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安全阀”、“舆论的社会代偿机制”等观点;通过对传媒业相关数据挖掘,形成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宏观衡量指标体系—— 中国传媒指数。将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手段(如EEG、ERP 和眼动仪)等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使得国内传播学的研究与国际传播学处于了同一个起跑线,并利用该研究方法发表了一系列交叉性科学研究成果,并在国际期刊上有所发表。
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


高晓红

1497548028135334.jpg

198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多年来,她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与实践、电视节目制作的教学与研究。2007年,她主讲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她所负责的科研项目“面向21世纪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在2005年获得国家级奖项: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她的主要著作有:《世界电视之窗》、《电视广告谋划》、《电视新闻摄影与编辑》等。 
多年来,她一直担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会长,她先后被聘为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年5月,她被聘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会长,2007年她分别担任了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委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经济节目奖的评委。2008年她被全国人大常委会聘为“200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好新闻”评委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电教片“红星奖”评委。


徐  正

1497548046815409.jpg

1956年12月12日出生,汉族。大专学历,1980年8月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专业。从事新闻工作36年,先后担任过宁波晚报总编辑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各8年。2003年起获高级记者仼职资格,并被聘为宁波日报高级记者(正高)和宁波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曾获省“六个一批”人才和全国百佳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有10余件新闻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著有多篇论文和学术专著。现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和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客座教授

曾  毅

曾毅.jpg

光明日报宁波记者站站长,博士学位,高级记者。工作经历:吉林省江城日报,吉林市电视台,光明日报吉林记者站,光明日报宁波记者站。


曹美丽

1497548844136053.jpg

女,中共党员,1979年5月出生,毕业于宁波大学广告学专业,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宁波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
从业16年,多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党代会报道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黄河日记”、“情牵大乌蒙”、“藏区调研”等重大报道,先后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人口新闻奖等奖项。曾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年度先进工作者。


谢  晔

谢烨.jpg

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本科,1994年考入浙江日报,历任钱江晚报记者、编辑、新闻评论部主任、都市新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新闻评论部主任、国际新闻部主任,2009年担任钱江晚报编委兼浙江新闻部主任,2011年担任钱江晚报副总编,2014年任浙江日报理论评论部副调研员、浙江日报宁波记者站站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分社副总编辑,2017年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分社社长、总编辑至今。多次荣获浙江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


高  嵩

高嵩.jpg

男,1983年10月5日出生,浙江湖州人。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职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篮球先锋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之声。现任浙江广电集团宁波记者站副站长、浙江之声记者。曾多次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文字内参一等奖,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一等奖等奖项,曾被评为2013年宁波市新闻界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2016年度宁波广播电视新闻协作先进个人。


徐明明

1497548760396796.png

男,主要从事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传媒等方面研究,现任宁波广电集团副总编。



兼职教授

李飒

1497549010121788.jpg

一线主播,获得过三十多个国家省市级的播音、主持、新闻、论文类的奖项。她善于汲取新闻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知识、理念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将探索升华为理性思考和独特见解。她独立撰写的10多篇论文先后在《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记者》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次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论文奖、浙江新闻奖论文奖和宁波市新闻奖论文奖。2011年,李飒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所研究的课题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如何洞察媒体新趋势,顺势而为地锻造自身优势,化“危”为“机”,提升主持传播力。该课题阶段性成果《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主持传播力的策略》已被2011年第10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采用,并获得第12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二等奖、省电视论文二等奖和市新闻论文一等奖,受到业界好评。2013年3月,她赴以色列参加为期20天的媒介策略如何面对社会发展的国际研讨,与世界各地的媒体人共同分享前瞻性理念、共同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2016年10月,获得全国第六届广播影视“百优”理论人才。

 

陈仲侨

陈仲侨.jpg

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业务工作累计已近30年。1987年起先后担任宁波日报记者,东南商报部主任、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2009年起先后受聘担任浙江万里学院文传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报业新闻采编实践和管理,对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有一定研究,先后采写或编辑的新闻作品获得数十个省市新闻奖,在省级以上新闻专业报刊上发表业务论文30多篇。曾出版论文专著《管思集》,并主编校媒合作成果《读城记》结集出版。
2010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11年10月入选第四批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新闻、出版)人才。

 

金君俐

1497549446138549.png

著作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舆论引导研究》(独著,浙大出版社),《城市形象与软实力——宁波城市形象战略研究》(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传播的博弈: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研究》(副主编,浙大出版社),《现代传媒集团产业链发展研究》(副主编,浙大出版社),《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合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论文10多万字,其中教育部认定的A级学术期刊3篇。9件作品获得浙江新闻奖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李广华

李广华.jpg

从业33年,对新闻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中国新闻奖5次,其中一等奖3次;获得省级新闻奖10余次;一篇作品被收入全国统编教材初二《语文》中。著有《风雅流年》一书。本人获得过内蒙古自治区“十佳”记者和浙江省飘萍奖。

 

毛洲英

1497549719130425.jpg

1993年进入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至今,历任编辑、记者、主持人、节目部主任、频率副总监、总监等职,现任宁波广电集团总编室主任,高级编辑职称。在广电工作期间,主要研究领域是新闻采编、节目主持和活动策划。主持或参与的节目曾获得“宁波广播五佳栏目”、“宁波广播十佳栏目”和“全国经济广播名栏目”,本人曾获得首届全国广播电视生活节目优秀人物百优人物,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等称号,主创或参与创作的20多部作品在全国和全省新闻评奖中获奖。1992年主编出版《条条道路通罗马——农村创富故事》一书,获得业界好评。

 

袁志坚

袁志坚.jpg

宁波出版社资深学者,具有丰富的传媒从业和管理经验,他曾担任过宁波晚报社副总编辑,曾出版:
 1、 舆论学与舆论引导
 2、 媒介经营管理
 3、 新闻实务
 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中国编辑》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中国知网论文被引数1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