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绍 |
赵树功 教授 男,1968年2月生,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宁波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文艺学硕士点负责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文艺美学的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魏晋六朝文学、闲情与文学、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范畴等。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寄的审美空间:关于一个古典文艺美学范畴的文化考察》、《气与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建构》)。主持部省级项目3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古代文学批评习用批评范式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浙江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人闲情审美观念演生史稿》)。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重点项目1项。出版有著作《中国尺牍文学史》、《闲意悠长:中国文人闲情审美观念演生史稿》、《论寄》(合作)、《气与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古代文学习用批评范式研究》、《浙东文学理论史要》、《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等7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献》、《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以及《明清小说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古代文学研究年鉴》等转载、摘编。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次,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进步奖1次,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 聂仁发 教授 男,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浙江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出版《现代汉语语篇研究》《汉语主语和话题问题研究》,主编《汉语通论》,参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张斌主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主持过宁波大学学科项目、教研项目、教材项目等。曾到美国宾州、法国巴黎、韩国首尔、新加坡、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主讲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语法学、篇章语言学等课程。 宋闻兵 教授 男,1969年生,江苏东海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训诂学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汉语词汇及中古时期的社会文化,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论文发表于《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学术刊物。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宁波市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讲《古代汉语》《训诂学》《汉语史》和宁波大学核心通识课程《〈论语〉导读》等,先后获得 “宁波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者”称号、“宁波大学王宽诚育才奖”和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肖萍 教授 男,1972年1月出生,江西永修人。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中国方言学会会员,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 2015年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组浙江三潭印月工作坊坊主。2017-2019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汉语方言学。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7项,市厅级课题多项。已出版《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余姚方言志》、《鄞州方言研究》(合著)三部著作。在《语言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鄱阳湖八县方言动词的完成体和已然体》等论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曾参与编写教材《汉语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曾获得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人民政府重点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余姚方言志》曾获宁波大学青年学术创新一等奖暨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如安 教授 男,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1985年7月进入宁波师范学院,一直任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古代文学硕士点负责人、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宁波作家协会理事、宁波文博学会理事等。 研究领域比较广泛,但以浙东文化、浙东文学为重点。在《文学遗产》、《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各级刊物上发表过较多论文。先后合著有《黄宗羲年谱》、《姚江文化史》、《〈全宋诗〉订补》、《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诗意东钱湖》、《鄞县望族》、《鄞县慈善史》等,曾任《宁波通史》副主编,其中《宁波通史》(合著)获得省社科一等奖。出版有论文集《浙东文史论丛》、专著《〈全宋诗〉订补稿》、《北宋宁波文化史》、《南宋宁波文化史》、《宁波中医药文化史》、《清初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等。另编辑出版有:《宁波历代文选》(包括散文卷、诗词曲卷、戏曲卷三部)、《宁波历代饮食诗歌选注》。独立承担了高校古委会《蜗寄庐原藏珍稀古籍研究与整理》等课题。 尹德翔 教授 男,1964年生,黑龙江省肇东人。人文与传媒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文学专业硕士(1995),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2006),剑桥大学王宽诚基金访问学者(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9),牛津大学国家留学基金访问学者(Orient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1)。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8)。曾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优秀著作奖(2010)等奖项。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中西文学关系、现代传记。曾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一项,现为国家重大项目“境外现代中国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英国子课题负责人。已出版专著《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晚清海外竹枝词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二部,在《现代传记研究》、《跨文化对话》、《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周春英 教授 女,1962年3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97年至2000年5月在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获得浙江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会员,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镇海区作家协会员。2016年被评为宁波大学阳光教授。 研究方向是女性文学、乡土文学。先后出版学术专著:《王鲁彦评传》(31.4万字)、与人合作完成《写作概论》(本人6.8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新文学史料》、《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文艺报》(理论与争鸣版)、《内蒙古大学学报》、《博览群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等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辅导本科学生、研究生在《名作欣赏》、《职大学报》上发表论文35篇。在《中国作家网》、《浙江作家》、《文学港》、《镇海潮》、《今日镇海》、《 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上为宁波本地作家写作并发表评论几十篇。主持或独立承担市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省哲社课题2个、厅市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2个。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其中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一项。主讲《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民国才女文学研读》《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研究文献研读》等。2005年曾获得宁波大学课堂教学讲课比赛二等奖,2009年《基础写作》被评为宁波大学优秀课程。
田启涛 副教授 男,1981年11月生,河南商丘人,文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语言学会会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史及道教文献语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分别刊载于《中国语文》《汉语史学报》《汉语史研究集刊》《敦煌研究》《宗教学研究》《中国宗教》《辞书研究》《汉字文化》等。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各一项。主讲《汉语史》《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概论》《汉语通论》《大学语文》等课程。先后获“宁波大学优秀班主任”、“宁波大学最受欢迎年轻教师”和“人文与传媒学院最受学生喜欢青年教师”等称号,并获“浙江省语言学会第十八届年会青年论文一等奖”和“宁波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培训项目”。
女,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自2003年7月至今一直担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专职教师,主讲《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对外汉语》等课程。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曾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教育学院库车教学点支教两年。2017年4月起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批判研究学院访学一年。浙江省传播学学会会员,浙江省美学学会会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 2017年4月被评为宁波大学师德先进个人,2016年5月被评为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教师,2015年度、2016年度荣获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5年参加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系统“浙阿情.援疆路”演讲比赛获二等奖;2014年-2015年度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荣获宁波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14年荣获宁波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14年荣获宁波大学人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2014年荣获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2013年荣获宁波大学微课比赛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年荣获浙江省本科院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 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悲剧美学及文学理论教学,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宁波大学科研及教学课题五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 张萍 副教授 女,1967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杭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与浙东文化,论文发表于《浙江学刊》、《中国戏剧》、《戏曲艺术》、《古典文学知识》等刊物,著作有《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沈光文研究》、《红楼与文化》、《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宁波历代文选(戏曲卷)》、《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第九册)、《由拳集校注》等。 杨凤琴 副教授 女,1970年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所学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主要讲授的课程有中国文学史、文学通论、《诗经》鉴赏、古代才女文学选读、唐宋词研究、唐诗品鉴等等。近年出版学术著作《唐代咏物诗研究》、《梦窗词说境》、《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及《戴表元研究》等四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杨德煜 副教授 男,1968年出生,副教授。发表过的论文有《从阿喀琉斯的盾牌到< 战争与和平>》、《驳< 奥瑞斯忒斯>中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特征论》、《关于索氏俄狄浦斯悲剧的几点澄清》、《关于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些人名和地名的译法》、《古希腊人的神秘祭祀略考》、《哈代小说中的失踪、死亡和美洲情节》、《真实与想象并蓄的风俗史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作品中的错误》、《巴尔扎克贵族身份辨析》和《刍议如何指导本科外国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出版的专著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复仇主题探究》。 葛体标 副教授
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宁波大学“浙东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比较诗学等。讲授的课程有:西方文论专题研究、西方美学专题研究、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 在《文艺理论研究》、《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a&hci)、《鲁迅研究月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诸多论文,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美学》等全文转载。独著《法则:现代危机和克服之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获宁波市第五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奖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 王志凯 副教授 男,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现任人文与传媒学院培训办主任。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育。先后出版著作《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剖析》等,在《语文建设》、《语文学习》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承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微格教学》《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解析》《外国教育思潮》《中国古代教育史》等大学本科课程;近年来主持中小学国学教育课题3个,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课题2个。 胡苏珍 副教授 女,浙江大学文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研究工作近二十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诗歌和现当代作家论,在《浙江学刊》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十多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 徐琼,副教授 女,1977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文系副教授。2015年至2016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纽约城市大学斯坦顿学院进修影视文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及写作学的教学研究,主讲原创写作、应用写作、影视文化学、奥斯卡获奖电影赏析等多门课程,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曾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敖运梅 副教授 女,1976年10月生,辽宁东港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日本关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外影视学等。所授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文学通论、对外汉语等。出版专著三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省、市、校等课题十余项。 薛显超 副教授 男,1981年8月29日生,内蒙古赤峰人,现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到韩国庆北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交流访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主持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各1项,参编《艺术学概论》、《中华文艺思想通史》等多部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韵文学刊》、《理论月刊》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主讲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学史、文艺心理学等课程,曾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王晓辉 副教授 女,1985年5月出生,河南平顶山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2008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12月南昌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14年6月浙江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主持浙江省众多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发表多篇论文及专著。 |